返回網站

打造個人品牌的八大藍圖與心法│《個人品牌獲利關鍵》

【閱讀筆記】

2022年8月26日

【閱讀筆記】打造個人品牌的八大藍圖與心法│《個人品牌獲利關鍵》

如果你正打算經營個人品牌,或是已經在這條路上,我將分享2022年5月出版的《個人品牌獲利關鍵:8大藍圖打造99%有效數位行銷力》這本書的閱讀筆記。這本書是韓裔美國人─邁克‧基姆(Mike Kim)所撰寫的。他是美國知名Podcast主持人,同時也是線上教育者、廣告文案撰寫人,以及個人品牌顧問。這本書是集結他經營個人品牌七八年的實戰經驗所撰寫而成,書的內容分成兩大部分,第一大部分是教你找到個人品牌的方向與創業性格,第二大部分則是建立個人品牌的八大藍圖。

第一大部分:找到個人品牌的方向與創業性格

在第一大部份,他提出個人品牌主要有三大市場,分別為健康、財務、和關係。我們要選定一個市場作為我們經營品牌的方向。另外,也要清楚了解我們屬於哪一種創業性格,因為這會影響到我們的獲利模式。

所謂的創業性格有兩種,一種是實際創業家,另一種是思想創新者實際創業家主要是在教人們解決問題,或是幫助他人解決問題,環繞在「如何做」,但缺點是,競爭對手多。而思想創新者,主要是傳播他們獨特的觀點或想法,因此需要時常對市場溝通。這邊舉個例子,日本收納專家,以《怦然心動的整理術》聞名的近藤麻理惠,你覺得他是哪一種類型呢?是實際創業家?還是思想創新者呢?

你可能會以為他是在教整理收納的技術,所以你可能會以為他是實際創業家。但實際上他是思想創新者,近藤麻理惠之所以變得很有名,除了諮詢工作之外,他還出書,並且在Netflix有自己的電視劇,主要是他倡導的收納整理,是基於教人們在生活中如何產生「快樂」的整理哲學。

所以,想一想,你是屬於哪一種創業性格呢?如果你是實際創業家,那麼你可以透過展示妳的專業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,潛在客戶信任你,你就相對容易可以完成銷售。但如果你是思想創新者,那麼在銷售的過程中,要有額外的步驟,就是要去說服潛在客戶認同自己有這樣的問題,喚起他人對某個問題的意識。簡單來說,如果以書籍的出版來說,實際創業家的書就像課程用的書籍,而思想創新者的書就像傳播想法的書。

再來,談談為什麼要聚焦,鎖定範圍,因為聚焦才能鎖定明確的目標族群。也許你對很多事物都很有興趣,但就很像你去Disco舞廳跳舞,舞廳總不可能又放搖滾樂、又放古典樂,又放爵士樂,企圖想要吸引各種不同的人來。所以,你也會觀察到許多YouTube頻道,像阿滴原本的英文頻道之外,他另外開一頻道來記錄他的日常生活。

我們做這本書第一部份的小整理,在第一部分內容中,他主要提三個重點:鎖定你要走的市場,看是健康、財富、還是關係領域。另外,了解你是哪種創業性格,是屬於實際創業家,還是思想創新者的類型。最後,聚焦這點很重要,鎖定特定類型的客戶或產業,提供多項不同服務;或跨不同產業或領域,但只提供單一產品或服務。

第二大部分:建立個人品牌的八大藍圖

接著,進入這本書的第二大部份,也就是打造個人品牌的八大藍圖。分別為:觀點、故事、平台、定位、產品、定價、行銷、與合作夥伴

首先,第一大藍圖為「觀點」,他提出PB3這個詞彙,也就是Personal Brand 3。針對個人品牌這個角度,所提到的「觀點」,主要來自:甚麼讓你生氣,而你會甚麼感到同情,以及為此你想解決甚麼問題,三者交集之下產生的就是你的觀點。

而第二大藍圖為「故事」,作者提出需要準備三種故事,分別為創始人的故事、商業故事、以及客戶的故事。有關創始人的故事中,內容圍繞在甚麼讓你生氣、心碎,然後在商業故事中,提到你的解決方案。這裡有一個重點就是,人們對我們的人生故事不感興趣,他們只想了解你的背景、為什麼想做這件事情、以及是否能幫他們解決問題。

再來,第三大藍圖為「平台」。這部分的內容,作者不是在教我們如何挑選平台,而是分享了他個人每一年挑選一個平台作為主力,在經營主力的同時,前幾年經營的項目也沒有因此斷掉放棄。另外,也提到在平台上要準備好專業的簡介。

第四大藍圖則是「定位」,除了知道你的競爭對手是誰,也了解自己在市場中的位置。作者用XY軸來畫出自己在市場中的位置,用戰略與策略作為X軸,用了行銷與非行銷人員作為Y軸,他定位自己為「針對非行銷人員」提供策略的專家。

針對螢幕前的你,如果想要畫出自己的「定位圖」,你的X軸與Y軸可以試試看以下配對,像是初學者vs.經驗豐富者、非專業人員vs.專業人員、職場中高階人士vs.基層員工、策略vs.戰略、技術vs.管理、價格取向者vs.價值取向者、或個人魅力vs.企業特質。一旦你確立自己在市場中的定位,就可以開始用你的觀點和故事,讓自己獨具一格。

第五大藍圖是「產品」,作者強烈建議把產品或服務,與時間、金錢、技能這三項裡面的其中一項或多項進行連結。因為人們主要的需求大多來自解決時間不夠的問題,或是想賺更多錢,或是發展新的技能。

除了產品以外,作者分享他的收入來源,提供讀者思考自己的獲利模式。作者將自己的收入來源分成三大類,分別為主動式收入、被動式收入、與混合式收入。主動式收入的部分是透過時間換取金錢,像是輔導、諮詢或實體活動;而被動式收入則是像線上課程、聯盟行銷、模板或檔案線上購買、出書等。

接著,第六大藍圖是「定價」,作者透過一個案子的參與程度,和為對方創造多少價值,還有案子的大小,以及對方是誰,綜合評估下,影響報價。但基本上,他將定價的金額分成三類,最低金額是你願意做這項服務的最低可接受金額;一般金額是你覺得舒服的金額;高額費用是讓你非常滿意提供服務,即便遇到奧客,對方的任何刁難你也比較不會心裡特別難受。

最後,在定價的部分他也分享了九宮格法,建議報價不要只有一種,最好能提供給客戶不同的方案選擇。而九宮格是根據費用的低、中、高,以及服務品質的良好、更好、最好,所交集出的九宮格。

而第七大藍圖則是行銷,書本中是用推銷這個詞。這裡他提到一個喚起市場對你這個品牌意識的重點,就是頻率的掌控,作者用小卵石vs.大石頭來做比喻。平時養成po文的頻率,比方社群媒體多久po一篇訊息,每周或雙周po一篇部落格文章,每周一則Podcast節目,雙周寄發一封Email信給讀者等。他認為這些都是屬於行銷的小卵石,固定要做的,但是建議一年最好有三次大的年度行銷活動進行,每次的專案大約歷經四個月。他把這三次大的專案視為大石頭,像是私人輔導小組課程、網路研討會以及線上課程等,這類屬於年度行銷活動,透過大石頭宣傳期間,同時也喚起市場對你的關注。

最後一道藍圖,也就是第八大藍圖就是「合作夥伴」。作者提供五種策略,分別為:

  1. 成為他人最佳案例
  2. 提供你獨有的好處給別人
  3. 貢獻你的技能來培養夥伴關係
  4. 史詩般的早餐
  5. 讓你服務的對象變得重要。

其中第四項比較創新,但我看完第四項覺得壓力挺大,他透過邀請幾位有影響力的人,一同吃早餐,然後作為串聯者的角色,主持這場建立人脈的早餐餐敘。除了第四點,其他四個策略我覺得是一般人比較好施力的方向。

閱讀完這本書,由於這本書是外國成功者的經驗,他提供的經驗與台灣的個人品牌經營者有些不同,大原則是一樣,但有些實際案例比較沒看過,就像剛剛提到的第八大藍圖中講到的第四策略,「史詩般的早餐」,我想這個經驗在台灣應該很少見。這本個人品牌經營的書籍內容,也是比較偏實務派、屬於操作系的,只是有些操作比較屬於外國人的作法,但好處是提供我們不同的視野。

以上是關於《個人品牌獲利關鍵》的閱讀筆記。